記得我剛生完大寶那會兒,整天想著吃什麼好。婆婆端來的麻油雞香是香,但連吃三天後,我對著鏡子哀號:「天啊!再吃下去我鼻孔都要冒麻油了吧?」坐月子真的不用把自己綁死在單一菜色裡。這幾年鑽研了不少在家坐月子食譜,發現既能滋補又吃不膩的關鍵,就是把傳統智慧變點小花樣。今天就來分享幾道我真心覺得好吃、做起來也不麻煩的月子餐,保證讓你在家也能舒舒服服補到位!
目錄
經典首選:麻油雞(溫補版)
食譜構想
這道改良版麻油雞,真的救了我的胃口。傳統做法熱性高,我吃兩天就覺得燥,後來參考中醫師建議,把爆薑的時間縮短,加點米酒中和,溫和多了。湯頭香醇又不嗆喉,肉質軟嫩好入口,特別推薦給產後一週後、身體沒那麼虛寒的媽咪。這絕對是在家坐月子食譜中值得一試的經典變化款。
食材清單
- 土雞半隻(約600克,選雞腿肉更嫩):我試過肉雞,口感真的差很多!
- 黑麻油 50ml(選100%純壓榨的,香氣差超多)
- 老薑 50克(切片,沒老薑?普通薑也行但風味稍減)
- 米酒 300ml(喜歡酒香重可加到400ml)
- 紅棗 8-10顆(去核才不易上火)
- 枸杞 1大匙
- 熱水 適量(約500ml,看鍋子大小)
- 鹽 少許(最後調味用,別太多)
做法步驟
- 鍋子燒熱,倒入黑麻油,用「中小火」慢慢煸香薑片。
- 關鍵在這:煸到薑片邊緣微捲,有點乾乾的就好(約3-5分鐘),別煸到焦黑變苦!之前失手過,整鍋湯都毀了。
- 轉中大火,雞肉塊下鍋翻炒。炒到表皮變色,有點金黃焦香。
- 沿鍋邊淋入米酒,讓酒氣揮發一下(約煮1分鐘)。
- 加入紅棗和足夠的熱水,水量要蓋過雞肉。
- 煮滾後轉小火,蓋上鍋蓋燉煮30-40分鐘,直到雞肉軟嫩。
- 燉煮時間拿捏:用筷子戳雞腿最厚處,能輕鬆穿透就OK。
- 起鍋前10分鐘放入枸杞。
- 試試味道,若覺得太淡才加一點點鹽調整。
- 關火,趁熱享用!麻油香氣撲鼻,湯頭溫潤順口。這道在家坐月子食譜的靈魂,就在那恰到好處的麻油煸薑和適量米酒平衡。
泌乳聖品:花生豬腳湯(清爽不膩版)
食譜構想
說到發奶,誰沒被灌過花生豬腳湯?但傳統做法那層厚厚的浮油,光看就覺得胃在抗議。我找到的改良版本,先把豬腳燙洗乾淨,燉煮時聰明地加了鴻喜菇吸收油脂,湯頭變得超級清甜!花生保持完整顆粒,咬下去超滿足。這道在家坐月子食譜,解決了我怕油膩的大煩惱。
食材清單
主要食材 | 份量 | 關鍵處理技巧 |
---|---|---|
豬前腳 (剁塊) | 1隻 (約800克) | 豬毛處理乾淨,冷水入鍋汆燙去血水雜質(加薑片、米酒去腥),洗淨瀝乾 |
生花生 | 150克 | 提前浸泡2小時以上或隔夜,比較容易煮軟 |
乾香菇 | 5-6朵 (選厚實的) | 泡軟後去蒂頭,香菇水記得留著! |
鴻喜菇/雪白菇 | 1包 (約150克) | 去底部,剝散即可,天然吸油好幫手 |
老薑 | 5-6片 | 拍裂讓薑味更容易出來 |
米酒 | 100ml | |
鹽 | 適量 | 最後調味用 |
做法步驟
- 處理好的豬腳塊、泡好的花生、老薑片、香菇(連同香菇水)一起放入大湯鍋。
- 加入米酒和足量的「冷水」(水量要完全蓋過食材再多一點)。
- 大火煮滾後,立刻轉「小火」,仔細撈乾淨浮沫(這步驟很重要,湯才會清)。
- 蓋上鍋蓋(留一小縫),小火慢燉1.5小時。時間到了,豬腳應該QQ的,花生也軟了。
- 加入剝散的鴻喜菇/雪白菇,再煮10-15分鐘。菇類會吸收油脂,湯馬上變清澈。
- 最後加鹽調味(別手抖!少量慢慢加)。
- 盛碗!你會驚訝湯頭如此清甜,豬腳彈牙不油,花生綿密,菇類鮮美。這碗清爽系的在家坐月子食譜,天天喝也不怕膩。
滋陰補血:紅棗枸杞銀耳湯(膠質滿滿甜湯)
食譜構想
整天鹹湯喝多了,就超想來點甜的!這道甜湯是我的心頭好。白木耳膠質爆棚,對面板恢復很有幫助;紅棗枸杞補血明目。重點是:甜度自己控制,完全不用加精緻糖!用紅棗天然的甜味就足夠了。熱熱吃暖心,冷藏後吃爽口,變化超多。絕對是在家坐月子食譜裡的甜蜜療癒擔當。
食材清單
- 乾白木耳 1朵(選色澤微黃、肉厚的)
- 紅棗 15-20顆(務必去核,不易上火又容易釋放甜味)
- 枸杞 2大匙
- 水 1500-2000ml(看喜歡湯多湯少)
- 可選加分項: 桂圓肉(龍眼乾)一小把 / 新鮮蓮子數顆(去芯)
做法步驟
- 白木耳泡冷水至少1小時,泡開後剪掉底部硬蒂,撕成小朵(越小朵越容易出膠)。
- 紅棗洗淨,用刀劃開或剪刀剪開,把籽取出(去核紅棗更溫和)。
- 處理好的白木耳、去核紅棗放入鍋中,加入冷水。
- 大火煮滾後,轉「最小火」蓋上鍋蓋(留一點縫),慢燉1.5-2小時。
- 秘訣:想膠質濃濃?燉煮期間偶爾用湯勺攪拌、按壓白木耳幫助釋放膠質。
- 檢查白木耳是否軟糯、湯汁是否變稠(有膠質感)。達標後加入枸杞,再煮10分鐘就好(枸杞煮久會爛)。
- 如果加桂圓或蓮子,在最後30分鐘和枸杞一起下鍋。
- 關火,燜一下更入味。溫熱吃滑順潤口,冷藏後吃就是天然健康的膠質凍!這道在家坐月子食譜的甜湯,吃起來毫無罪惡感。
營養均衡:五色時蔬炒肉片(開胃小炒)
食譜構想
坐月子餐桌上總是大魚大肉?坦白說,吃到後來真的會想念青菜的脆口感!這道小炒專治沒胃口。嚴選五種顏色的蔬菜(紅、黃、綠、黑、白),搭配嫩滑肉片,營養滿點。用清爽的烹調方式,補充纖維質和維生素。這道在家坐月子食譜證明,月子餐也可以清爽開胃不油膩。
食材清單 (顏色分類採買法)
- 紅: 紅甜椒 半顆 (切條)
- 黃: 黃甜椒 半顆 (切條) 或 玉米筍 6根 (切段)
- 綠: 蘆筍 一小把 (約10根,削去根部粗皮切段) 或 綠花椰菜 適量 (切小朵燙過)
- 黑: 新鮮黑木耳 3-4朵 (切絲或小片,口感才對)
- 白: 美白菇/鴻喜菇 半包 (去底部,剝散)
- 豬里肌肉片 約150克 (用少許醬油、米酒、太白粉抓醃10分鐘更嫩)
- 蒜末 1小匙
- 調味:高湯或水 2大匙、鹽 少許、香油 幾滴
- 油:苦茶油或橄欖油 1大匙 (清爽好選擇)
做法步驟
- 燒一鍋水,水滾後加點鹽,將需要預熟的蔬菜(如綠花椰菜、蘆筍較粗梗)快速燙30秒撈起瀝乾。木耳、菇類不用燙。
- 鍋燒熱,倒入苦茶油(清爽耐高溫),爆香蒜末。
- 放入醃好的肉片,中火快炒至變色約8分熟,先盛起備用。
- 肉片別炒太久會老!變色就起鍋。
- 原鍋補一點點油(如果需要的話),先下比較難熟的蔬菜(如甜椒條、玉米筍)翻炒約1分鐘。
- 接著放入黑木耳絲、菇類和燙過的綠色蔬菜,繼續翻炒均勻。
- 倒入高湯或水(約2大匙),蓋上鍋蓋悶一下(約1分鐘),讓蔬菜軟化並吸收味道。
- 加入炒好的肉片,快速拌炒。用鹽調味,淋上幾滴香油。
- 快速翻炒均勻,立刻關火盛盤!保持蔬菜的鮮脆顏色是重點。這道色彩繽紛的在家坐月子食譜,看了心情好,吃了更開胃!
個人經驗談:月子餐這樣吃不踩雷
搞定了幾道主力在家坐月子食譜,再聊聊其他心得。我發現食材挑選是美味關鍵。像麻油,一定要買「黑麻油」或「胡麻油」,香氣濃鬱又不苦;白木耳選乾貨自己泡發,絕對比罐頭好吃一百倍!花生豬腳的豬毛處理考驗耐心,但弄乾淨了才吃得舒服(拜託老公幫忙吧!)。
我的腸胃救星食材排行榜:
- 山藥: 煲湯或煮粥都行,黏滑口感保護胃壁,產後消化弱時特別適合。
- 高麗菜: 溫和好消化,煮湯、清炒或包成高麗菜捲(裡面捲點肉末)變化多。
- 蘋果: 飯後吃一小塊,幫助消化又補充維他命C(用溫水泡一下別吃冰的)。
產後三階段飲食重點整理:
產後階段 | 重點目標 | 推薦烹調方式 | 個人體驗提醒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週: | 排惡露、利水消腫、恢復體力 | 清淡、好消化 | 麻油料理「少量」即可,湯品去油!這週真的別急著大補(我第一週喝太多湯水腫更嚴重!) |
第二週: | 修復組織、促進乳汁分泌 | 溫和滋補、蛋白質充足 | 花生豬腳、鱸魚湯可登場,各種肉類輪替吃才不膩(雞肉、豬肉、魚肉換著來) |
第三~四週: | 大補氣血、強健筋骨 | 可適量增加麻油、藥膳 | 麻油雞、十全大補湯這時吃效果最好,但燥熱體質者仍要注意(我吃到嘴破皮過…) |
坐月子真的不用餐餐都像滿漢全席。有時簡單煮個魚湯,配一碗用雞湯煮的蔬菜粥,灑點海苔香鬆,好吃又舒服。重點是「吃得下、吃得舒服」。別被傳統框架綁死,「均衡」和「自己喜歡」才是王道!找到適合自己的在家坐月子食譜節奏比什麼都重要。
在家坐月子食譜 Q&A
最後整理幾個常被問的問題:
Q:在家準備月子餐,怎樣才能有效率不手忙腳亂?
真心建議前一晚先規劃隔天選單,把食材拿出來解凍。湯品類一次煮一大鍋分裝冷藏(2-3天份量),要喝再加熱。肉片、魚片先醃好放冰箱。善用電鍋、悶燒鍋、壓力鍋這些幫手,煮湯燉肉省時省力。我還會請老公幫忙洗切蔬菜,備料輕鬆不少。
Q:素食媽咪,在家坐月子食譜該怎麼調整?
沒問題!優質蛋白質來源換成:板豆腐、凍豆腐、豆包、豆乾、毛豆。黑木耳、香菇補鐵質。湯底用昆布或蔬菜高湯。麻油薑炒杏鮑菇、麻油紅藜腰果燉飯都很香。五穀飯、芝麻粉補充營養。重點一樣是均衡多樣化。
Q:月子期間嘴饞想吃點心,有推薦的嗎?
當然有!首推「紅豆紫米粥」或「黑豆湯」,補血又滿足。溫熱的「桂圓紅棗茶」也好(別太甜)。我自己很愛蒸熟的「紫山藥」沾點蜂蜜,綿密香甜。或烤一片全麥吐司,塗薄薄一層芝麻醬。記住:淺嚐滿足就好,別把點心當正餐吃,控制份量是關鍵!
總之啊,在家坐月子食譜的精髓,真的不在於餐餐端出多麼華麗的大菜。重點是那份「為自己準備」的心意,還有那份「吃了感覺舒服、被照顧到」的溫暖。湯滾時飄出的香氣,簡單炒個青菜的清脆聲響,這些廚房裡的小確幸,往往才是最療癒的月子時光。別給自己太大壓力,吃得開心、補得自在最重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