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早上真是兵荒馬亂。昨晚追劇追太晚,鬧鐘響了三遍才爬起來,腦袋還一片混沌。朋友突然Line我說中午要順道過來聊聊天。開心是開心啦,但打開冰箱一看… 空空如也!只剩下幾顆雞蛋、半條吐司,還有上次做三明治剩下的一點點美乃滋跟西洋芹。眼看離朋友抵達只剩一小時,總不能請人家吃空氣吧?這時,腦海中突然閃過小時候阿嬤常做的簡單點心——蛋沙拉吐司。
對啊!這個超簡單,不用開火炒得油煙滿天飛(我超討厭洗抽油煙機濾網),材料又簡單,而且冷熱都好吃。立刻捲起袖子動手!其實蛋沙拉吐司的靈魂就是那個蛋沙拉嘛,煮蛋、拌醬、夾進去,搞定。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?但你知道嗎,我失敗過!有次貪快,蛋沒煮透,結果切開蛋黃還流湯,拌進沙拉裡變成一坨噁心的黃色糊糊,朋友差點以為我在做什麼新式生化武器… 那次真的超尷尬。還有一次,美乃滋加太多,膩到朋友只吃了半個就默默放下(雖然她很有禮貌沒說,但我看得出來那份痛苦的表情)。
所以啦,這次我可是拿出了十二萬分的精神,回想阿嬤的叮嚀,再加上自己後來摸索出來的小撇步,總算做出了一份像樣的蛋沙拉吐司。朋友一吃,眼睛都亮了!直問我怎麼做的,說跟她平常吃到的不太一樣,特別清爽順口。哼哼,那當然,我可是繳過學費(就是那些失敗品啦)才練出來的!
蛋沙拉吐司 真的不只是早餐店那種冷冰冰的配角耶。只要掌握幾個關鍵,在家就能做出讓人驚豔、口感層次豐富的美味。重點是,它超級隨性!冰箱有什麼剩下蔬菜都能丟一點進去,完全清冰箱的好幫手。今天就把我這次成功拯救面子(以及胃袋)的經驗,還有阿嬤傳授+自己實驗的心得,通通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。就算你是廚房新手也不怕,跟著做就對了!
目錄
經典不敗款:阿嬤的基礎蛋沙拉吐司
這個版本最簡單,材料最少,最適合早上趕時間又想吃得滿足的你。味道純粹,就是記憶中的好滋味。

食譜
- 吐司: 厚片吐司 2片(用厚一點的口感比較好,不容易被沙拉浸濕軟爛)
- 蛋沙拉:
- 雞蛋:3顆(中等大小,新鮮一點比較好剝殼)
- 美乃滋:約 2-3 大匙(看自己喜歡的濃稠度,我愛清爽點放2匙)
- 鹽:1/4 小匙(記得先嚐過美乃滋鹹度再調整)
- 黑胡椒粉:適量(現磨的香氣差很多!)
- 可選: 黃芥末醬 1/2 小匙(提味用,阿嬤有時會加一點點)
食材
- 雞蛋:選新鮮、蛋殼無裂痕的。阿嬤說過,蛋越新鮮,煮好後蛋黃位置越居中,蛋白也更Q彈。
- 美乃滋:這個是關鍵!我強烈建議用台灣人習慣的「沙拉醬」那種口味(像桂冠或味全的),奶香甜味明顯。日式的蛋黃醬(如Kewpie)口味偏酸鹹,做出來的風味較不同。看你喜歡哪種,但我個人覺得台式美乃滋跟蛋沙拉吐司 就是絕配!(小實驗:試過用希臘優格替代一半美乃滋,比較健康但口感真的差很多,沒那麼滑順,不太推)
- 吐司:厚片吐司是首選!白吐司、鮮奶吐司、全麥吐司都可以。重點是要厚,才撐得住滿滿的蛋沙拉。薄片吐司很容易軟塌,口感不佳。

做法
- 煮出完美水煮蛋: 這步最重要!雞蛋冷水下鍋,水要蓋過雞蛋至少2公分。開中火煮滾後,立刻計時:
- 想吃蛋黃全熟、粉粉口感的:滾水後煮 10分鐘。
- 想吃蛋黃中心還有點微濕潤的:滾水後煮 8分鐘(我這次做這個時間,朋友說口感剛好)。
- 關鍵! 時間到立刻把蛋撈出,放進 冰水 或 冷水 裡沖到完全冷卻!這個步驟能讓蛋殼好剝一百倍,也能立刻停止蛋的熟成,避免蛋黃外緣出現難看的灰綠色。
- 剝蛋殼: 冷卻好的蛋在流動水下,輕輕在流理台上敲裂整個蛋殼,比較好剝。剝好後稍微沖一下水,把細碎蛋殼沖掉。
- 製作蛋沙拉: 把水煮蛋放進大碗裡,直接用叉子或切蛋器壓碎。我喜歡保留一些顆粒感(像綠豆大小),吃起來比較有口感。別壓太碎變泥狀喔!接著加入美乃滋、鹽、黑胡椒粉(還有可選的黃芥末醬)。用切拌方式輕輕拌勻就好! 千萬別像打蛋一樣狂攪拌,蛋會變得太碎爛,口感就沒了。拌到所有材料均勻混合,沙拉呈現滑順但有顆粒的狀態就停手。拌好後可以先冷藏15分鐘,讓味道融合。
- 組合: 吐司可以稍微烤一下(用平底鍋乾煎也行),烤到表面微酥金黃,這樣夾餡才不會太快讓吐司變濕軟。拿一片吐司,鋪上厚厚一層蛋沙拉(一定要夠厚才過癮!),再蓋上另一片吐司。小提醒: 如果沒有馬上吃,沙拉接觸吐司的那面可以先薄薄塗一層奶油或美乃滋,當作防潮層,能延緩吐司變濕的速度。
- 切開享用: 用麵包刀或鋒利的刀,對半切開或切三角形,方便食用。看到滿滿的蛋沙拉溢出來,超療癒!
升級版:華麗變身!清爽脆口蛋沙拉吐司
基礎款好吃,但有時想來點變化,口感更豐富。這個版本多了蔬菜的脆甜,吃起來更清爽不膩,營養也更均衡。是我實驗過幾次後,覺得最棒的組合。

食譜
- 吐司: 厚片吐司 2片(一樣推薦厚片!)
- 蛋沙拉:
- 雞蛋:3顆
- 美乃滋:約 2-2.5 大匙(因為加了蔬菜,美乃滋可以稍微減量)
- 鹽:1/4 小匙
- 黑胡椒粉:適量
- 蔬菜丁 (關鍵升級!):
- 西洋芹:1/2 – 1 根,取中間嫩莖部分,切極小丁(一定要小!太大口感會突兀)
- 紅洋蔥 或 白洋蔥:1/8 顆,切極細末(怕辛辣味的可以用冰水泡5分鐘瀝乾再用)
- 蘋果(脆甜品種如富士):1/8 顆,去皮切極小丁(可選,增加自然甜味和脆度)
- 小黃瓜:1/4 條,去籽後切極小丁(去籽很重要,避免出水濕爛)
- 可選增香: 乾燥蒔蘿碎 或 新鮮香菜葉碎 少許
食材
- 蔬菜選擇:重點在 「脆」 和 「清甜」!西洋芹和小黃瓜是提供爽脆口感的主力。紅洋蔥/白洋蔥提供微辛香氣層次。蘋果是畫龍點睛,增加自然甜味和另一種脆度,但千萬別放多,以免搶味。
- 切工:蔬菜一定要切 超級小丁!大概比米粒大一點點就好。這樣拌入蛋沙拉後,每一口都能均衡吃到所有食材,口感融合得更好。大塊蔬菜會讓沙拉吃起來很分離,破壞整體感。
- 去水:小黃瓜去籽、洋蔥泡水,都是為了減少蔬菜本身的水分,避免做出水水的蛋沙拉,那夾進吐司就完蛋了,保證濕軟難吃。

做法
- 前置作業:
- 蔬菜洗淨。西洋芹刨除外層粗纖維,只取嫩莖部分。
- 小黃瓜對剖,用湯匙挖掉中間的籽(水分最多的地方)。
- 紅/白洋蔥切極細末,放入冰開水中浸泡5-10分鐘去辛辣味,瀝乾時記得用廚房紙巾輕輕壓乾水分。
- 蘋果去皮切極小丁(可滴幾滴檸檬汁防變黑)。
- 把西洋芹、處理好的小黃瓜、洋蔥末、蘋果丁都切成 均勻細小的丁狀(這步要點耐心)。
- 煮水煮蛋: 同基礎款做法。煮好放冰水,徹底冷卻後剝殼。
- 製作蛋沙拉: 壓碎水煮蛋(保留顆粒感)於大碗中。加入切好的所有蔬菜小丁、美乃滋、鹽、黑胡椒粉(以及可選的蒔蘿或香菜碎)。輕輕切拌均勻! 拌勻後一樣建議冷藏15分鐘以上,讓蔬菜的甜味釋放並與蛋融合。試試味道,不夠鹹再加點鹽。
- 組合與享用: 吐司烤酥→塗防潮層(可選)→鋪上滿滿的升級版蛋沙拉→蓋上另一片吐司→切開。這個版本的蛋沙拉吐司,咬下去先是吐司的微酥,接著是蛋沙拉的綿密,然後是各種蔬菜丁爆發的 喀滋喀滋 脆感,加上洋蔥的微辛香和蘋果的自然甜,層次超級豐富!完全不會膩,朋友就是被這版驚豔到的。
蛋沙拉吐司的終極美味提案
光是夾吐司就夠了嗎?當然不!我覺得蛋沙拉吐司超級百搭,可以玩出超多花樣:
- 吐司變身術:
- 熱壓三明治: 把夾好的蛋沙拉吐司放進熱壓機,壓個3-5分鐘到表面金黃酥脆。熱熱吃,外酥內涼,冰火口感超特別!沙拉會微微溫熱,香氣更濃。注意: 蔬菜升級版比較多水分,壓的時間要短一點,避免吐司過濕。
- 開放三明治: 單片吐司烤酥,鋪上厚厚蛋沙拉,頂端可以再撒點切碎的香草(如香菜、蝦夷蔥)、烤香的堅果碎(杏仁片、核桃)、或是幾顆蔓越莓乾增加風味和顏色。當Brunch或下午茶點心超有質感!
- 潛艇堡/貝果: 換個麵包體!用切開的軟法棍、潛艇麵包,或是扎實的貝果,夾入蛋沙拉,又是另一番風味。貝果的嚼勁配上綿密沙拉,很搭。
- 沙拉應用無限廣:
- 生菜沙拉盅: 洗幾片美生菜或蘿蔓葉,挖一大球蛋沙拉放上去,就是一份清爽的沙拉。當配菜或輕食正餐都行。
- 餅乾/蘇打餅抹醬: 酥脆的原味蘇打餅或全麥餅乾,抹上一層蛋沙拉,簡單又好吃的小點心。
- 填餡番茄/櫛瓜船: 挖空的小番茄或烤過的櫛瓜圈,填入蛋沙拉,好看又精緻的派對小點。
自己做蛋沙拉吐司,選材小學問
想把平凡的蛋沙拉吐司變得更厲害?食材的選擇真的有差!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比較:
食材 | 選擇重點 / 差異點 | 我的個人偏好 & 原因 | 價格帶比較 |
---|---|---|---|
雞蛋 | 新鮮度是關鍵!影響剝殼難易度和蛋黃色澤。 | 偏好有產銷履歷或標榜人道飼養的蛋。新鮮度通常較好,蛋黃顏色也比較飽滿橘紅(視飼料而定),吃起來更香。 | 中高 |
美乃滋 | 口味差異大!台系偏甜奶香;日系偏酸鹹;歐系(如法式)酸味更明顯。 | 最愛台灣品牌沙拉醬(如桂冠)。甜味和奶香跟蛋的溫潤感超搭,做出來口味最「台」、最經典。日系的對我來說有點太鹹。 | 低-中 |
蔬菜 | 西洋芹:挑莖部挺直、顏色翠綠的嫩莖。小黃瓜:選摸起來硬實、表皮有刺的更新鮮,去籽一定要徹底!蘋果:選脆甜品種(富士、加拉)。 | 市場當天買的最新鮮,脆度最好。超市包裝的常因冷藏關係,水分稍多,口感略差一點點。 | 低 |
吐司 | 厚度!厚度!厚度!白吐司、鮮奶吐司、全麥吐司各有風味。 | 厚片鮮奶吐司是我的首選!奶香足,厚度夠,烤過後外酥內軟,跟蛋沙拉質感最合拍。 | 中 |
蛋沙拉製作 & 保存的實戰QA
做了這麼多次,也累積了不少疑問和經驗。整理幾個常被問到的問題:
Q1: 蛋沙拉做好可以放多久?隔夜還能吃嗎?
A: 這個我最在意!畢竟關係到健康。強烈建議當天做當天吃完!因為裡面有雞蛋和美乃滋,都是容易滋生細菌的食材。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,放室溫超過2小時我就覺得有風險了。如果冷藏保存:
- 基礎版(只有蛋+醬):密封冷藏,最多放1-2天。但隔天味道和新鮮度絕對比不上現做的。
- 升級版(含蔬菜丁):最好當天吃完!蔬菜即使再小心處理,還是會慢慢出水,讓整個沙拉變濕軟,口感變差,也更容易壞。我有次隔天早上打開冰箱,發現沙拉變得水水的,味道也有點微妙,就直接丟掉了…安全第一。
- 千萬不要冷凍!解凍後口感會變得非常可怕,像吃沙沙的冰渣,蛋和蔬菜的質地全毀了。
Q2: 為什麼我的蛋沙拉吃起來很乾或很膩?怎麼調整?
A:這問題我也遇過!通常是比例沒抓好。
- 太乾:美乃滋不夠!美乃滋不僅是調味,更是讓整體滑順的關鍵。下次可以多加半匙到一匙,邊加邊拌,觀察狀態。喜歡濕潤點就多放。
- 太膩:美乃滋過多 OR 美乃滋本身太油膩 OR 缺乏清爽元素。
- 解法1:加點酸!擠幾滴新鮮檸檬汁進去,瞬間解膩。或加一點點酸黃瓜碎也不錯。
- 解法2:加入清爽蔬菜丁!像升級版那樣,加入西洋芹、小黃瓜丁,增加脆度和水分平衡油膩感。
- 解法3:下次做時減少美乃滋用量,或嘗試混一點點清爽的無糖優格(但別太多,會影響整體風味和稠度)。
- 解法4:換口味清爽點的美乃滋,有些品牌確實做得比較油膩。
Q3: 除了吐司,蛋沙拉還可以怎麼用?吃不完怎麼辦?
A:哈,這就是我前面說的「應用無限廣」啦!蛋沙拉吐司吃膩了(雖然我很難膩),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消耗它:
- 夾其他麵包:貝果、可頌、英式馬芬、軟法棍、甚至饅頭切片!換個載體,風味不同。(小提醒:水分多的麵包如漢堡包就不太適合,容易爛)
- 當沙拉基底:美生菜、蘿蔓葉、甚至煮熟的馬鈴薯塊拌進去,變成蛋沙拉生菜盅或簡單的馬鈴薯蛋沙拉(但這樣就不算吐司了啦)。
- 餅乾抹醬:蘇打餅、全麥餅乾、甚至蔬菜棒(小黃瓜條、紅蘿蔔條)沾著吃,當點心很棒。
- 填餡小點:挖空的小番茄、烤過的迷你甜椒、或是煮熟的馬鈴薯挖空,填進蛋沙拉,好看又好吃(派對好用!)。
- 拌入義大利麵:這招很邪惡但好吃!煮好的義大利麵(涼麵或微溫),拌入適量蛋沙拉,再撒點黑胡椒和香草碎,簡單快速解決一餐。不過份量要控制,不然容易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