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真的,以前我對芝麻葉的印象,大概就是高級西餐廳沙拉盤裡那幾片點綴,帶點苦苦辣辣、有點個性的小葉子,感覺就是配角命嘛!價格也不便宜,買回家常常不知道怎麼消耗完就爛掉,超級心痛(錢包在哭泣)。直到有一次,我在一個義大利朋友家吃飯,她端出一盤熱騰騰的義大利麵,上面拌著濃稠的綠色醬汁,香氣超級複雜迷人,有堅果香又有點蔬菜的青草味,還有點起司的鹹香。我問她是什麼?她說:「Pesto di Rucola!」 芝麻葉料理 ?我下巴差點掉下來!芝麻葉可以做成青醬?不是只有蘿勒可以嗎?
目錄
那次經驗完全顛覆我對芝麻葉的看法。回家後我就開始了我的 芝麻葉料理 實驗之旅,像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!原來它不只是沙拉的配角,它的那股獨特的辛辣微苦和濃郁香氣,熱炒、做醬、烤披薩、甚至裹粉炸,都超!級!搭!而且那股味道層次,會讓整道菜變得很「大人味」,很有深度。重點是,芝麻葉營養價值超高,富含維生素K、A、C,還有鈣跟鐵,根本是營養小炸彈啊!我現在冰箱基本都會常備一盒,隨時可以變出點花樣。
芝麻葉小百科:認識你口中的「火箭菜」
我們台灣叫它芝麻菜或芝麻葉,因為它種子長得像芝麻(雖然味道差很多啦!),英文叫 Rocket 或 Arugula,義大利文是 Rucola。它那股獨特的風味,有人愛死(像我),也有人一開始不太習慣(我老公就是,但被我訓練到現在超愛),其實就是它含有「硫代葡萄糖苷」這類化合物造成的,跟芥末、山葵類似辛辣感的來源。這種風味其實會隨著種植方式和採收時間變化哦!
我特別整理了一張表,比較常見的三種芝麻葉(菜市場比較容易買到這幾種),幫助大家挑選:
品種名稱 | 葉片特徵 | 風味強度 | 適合烹調方式 | 哪裡買?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義大利芝麻葉 | 葉緣鋸齒深裂,葉片較窄 | ★★★★★ | 生食沙拉、快炒、青醬(風味濃郁) | 高級超市、有機店、部份傳統市場 |
本地圓葉芝麻葉 | 葉片較圓潤,鋸齒較淺 | ★★★☆☆ | 熱炒、煮湯、拌麵(口感較嫩) | 傳統市場、超市葉菜區 |
娃娃芝麻葉 | 迷你版,莖細葉小 | ★★☆☆☆ | 沙拉點綴、三明治、擺盤 | 超市沙拉區、有機店 |
看到沒?不同品種風味差很大!買的時候注意一下,想挑戰濃郁風味選義大利種,想溫和入門或做熱炒,本地圓葉款就很棒。娃娃葉超級可愛,但風味最淡,價格也貴,拿來點綴最美。
買回家別急著煮!處理保存是關鍵,否則苦到你皺眉
相信我,芝麻葉超嬌貴!以前不懂,買回來整盒塞冰箱,兩天後葉子就黃了軟了,還滲出黏液…不只浪費,拿出來味道還變超苦,根本不能吃。後來學乖了,幾個小撇步分享:
- 挑選有撇步: 葉子要翠綠飽滿,挺立不垂頭喪氣。莖部切口新鮮,不要發黑或乾掉。聞起來要有芝麻葉特有的清香,帶點微微辛辣感,如果聞起來有怪味或霉味,絕對不要買!
- 回家先處理: 立刻打開包裝,把潮濕的廚房紙巾(擰到不滴水)鋪在保鮮盒底層,放上芝麻葉,上面再蓋一層微濕的廚房紙巾(不用壓緊),蓋上蓋子。這樣可以保持濕度又不會太濕爛掉。這招對我家的冰箱超有效!
- 保存位置: 放冰箱蔬果冷藏室最冷的地方(通常是下層),但不要貼著冰箱壁以免凍傷。
- 切忌先洗! 千萬不要買回來就先洗乾淨再冰。水分會加速腐爛。要煮之前再洗!
- 清洗要溫柔: 洗的時候像對待生菜一樣,用大盆冷開水(自來水氯味會影響它)輕輕撥洗,然後用沙拉脫水器甩乾(這錢絕對值得花!沒有就用廚房紙巾輕輕拍乾,但效果差一點)。水分沒瀝乾,醬汁就掛不上,風味也會稀釋,做 芝麻葉料理 口感差很多!
這樣處理,我的芝麻葉通常可以撐個4-5天還是很漂亮。還有,如果買的量太大,發現真的快吃不完了,別猶豫!馬上做成青醬冰起來,超好用,後面會教。
廚房實驗室:我的四道必試芝麻葉料理食譜
好啦,重頭戲來了!跟大家分享我實驗過超多次,簡單又好吃,絕對能讓 芝麻葉料理 變主角的四道食譜。我都用家常容易取得的食材,不用搞得太複雜。
暖呼呼「芝麻葉蘑菇溫沙拉佐巴薩米可醬」
這道超級簡單,超級快速,十分鐘搞定,卻是宴客等級的美味!溫熱的蘑菇搭配微溫的醬汁,瞬間讓芝麻葉變得柔順,那股辛辣感轉化成迷人的香氣,巴薩米可醋的酸甜完美平衡。冷冷的冬天吃這道,身體都暖起來。當輕食主餐或豐盛的前菜都超棒。
食譜:
- 新鮮芝麻葉 一大把 (約80-100g,洗淨甩乾)
- 綜合蘑菇(香菇、洋菇、杏鮑菇都可) 約150g,切片
- 蒜末 1瓣
- 特級初榨橄欖油 2大匙
- 巴薩米可醋 (Balsamico) 1大匙 (好的巴薩米可醋是靈魂!)
- 蜂蜜或楓糖漿 1小匙 (平衡酸度用,可省略或減量)
- 現磨黑胡椒 適量
- 海鹽 適量
- 帕瑪森起司屑 適量 (裝飾用,可省略)
做法:
- 熱鍋: 取一個平底鍋,中火加熱1大匙橄欖油。
- 炒香蘑菇: 油熱後放入蒜末爆香約10秒(小心別焦),立刻倒入蘑菇片,撒點鹽和黑胡椒。中大火翻炒,讓蘑菇出水並呈現金黃色邊緣(大約5-7分鐘)。蘑菇炒香炒軟是關鍵!熄火。
- 調醬: 在一個小碗裡,混合剩下的1大匙橄欖油、巴薩米可醋、蜂蜜(如果用)。稍微攪拌乳化。(試一下味道,覺得醋太酸就加點蜂蜜,太甜就加點醋)。
- 組合: 將洗淨甩乾的芝麻葉鋪在盤底。把剛炒好還熱騰騰的蘑菇(連同鍋裡的湯汁)直接倒在芝麻葉上!熱氣會讓芝麻葉稍微軟化。
- 淋醬、完成: 均勻淋上步驟3調好的巴薩米可醬汁。最後撒上大量現磨黑胡椒和帕瑪森起司屑(如果喜歡)。拌一拌,開動!芝麻葉被溫熱的蘑菇一燙,香氣整個爆發,那個味道…絕了!
濃郁上癮「堅果芝麻葉青醬」

這是我最得意的 芝麻葉料理 變身!比起傳統蘿勒青醬,芝麻葉做的青醬風味更強烈、更成人,帶點微苦和辛辣的尾韻,超級適合搭配有嚼勁的義大利麵(我偏好筆管麵或寬扁麵),抹在烤過的麵包上也是一絕!重點是超級簡單,食物調理機或果汁機打一打就好。而且,這絕對是消耗大量芝麻葉的最佳方案!
食譜:
- 新鮮芝麻葉 滿滿2杯 (洗淨甩乾,約80-100g) 一定要甩很乾!不然醬會水水的
- 烤香的松子或核桃 1/4杯 (松子傳統,核桃便宜也香,我都用核桃)
- 帕瑪森起司 (Parmigiano Reggiano) 刨碎 1/4杯 (品質很重要!)
- 大蒜 1-2瓣 (怕辣去芯)
- 特級初榨橄欖油 1/3 – 1/2杯 (看濃稠度喜好調整)
- 新鮮檸檬汁 1大匙 (增添清新,中和苦味,關鍵!)
- 海鹽 適量
- 現磨黑胡椒 適量
做法:
- 烤堅果: 如果堅果是生的,用小平底鍋小火乾煎(或用烤箱)烤到微微金黃出香氣,放涼。這個步驟不能省,香味差很多!
- 打碎: 將烤香的堅果、大蒜瓣、帕瑪森起司碎放入食物調理機(或小容量的果汁機)。點打幾秒鐘,打成粗粒狀。
- 加入芝麻葉: 加入甩得「非常乾」的芝麻葉、檸檬汁、一大撮鹽和黑胡椒。
- 打勻並加油: 啟動調理機,一邊打,一邊從頂部的洞口「緩緩地、細細地」倒入橄欖油。看到混合物開始乳化、變得滑順即可。油千萬不要一次倒完,慢慢加,觀察濃稠度,太稠再加點油,太稀…嗯…就再加點堅果或起司補救吧,但盡量一開始芝麻葉就要乾!
- 調味: 停機,用刮刀刮下邊緣的醬,試試味道。不夠鹹再加點鹽,喜歡酸點再加點檸檬汁(小心別過酸),喜歡更滑順就再加點橄欖油。再點打幾下混合均勻。完成!剛做好的青醬顏色最美,味道也最鮮活!那股芝麻葉特有的香氣,直接聞就好滿足。
這醬怎麼用?
- 拌煮好的義大利麵:煮麵水留一點點,和青醬一起拌勻,讓醬汁更附著。撒點額外的帕瑪森起司和黑胡椒。
- 抹法棍切片:烤得酥脆的法國麵包,抹上厚厚一層青醬,簡單美味到不行。
- 當成三明治抹醬:取代美乃滋,夾雞肉、火腿或蔬菜三明治,風味升級。
- 烤雞或烤魚的淋醬:烤好的雞胸肉或魚排,淋上一匙青醬,瞬間變高級。
做好的青醬裝入消毒過的玻璃罐,表面再倒一層薄薄的橄欖油封住隔絕空氣,冷藏可以放一週。冷凍分裝可以放幾個月!隨時解凍就有超讚的芝麻葉料理靈魂醬料!
邪惡必點「芝麻葉帕瑪火腿披薩」

在家做披薩不難,這個組合是我的心頭好!鹹香柔軟的帕瑪火腿 (Prosciutto) 配上濃郁的芝麻葉,加上融化的起司和香甜的無花果或蜂蜜點綴,鹹甜交織,口感豐富。重點是,芝麻葉是「最後」才放上去,保持新鮮脆嫩的口感,跟熱熱的披薩形成超棒的對比!這道絕對是派對或週末犒賞自己的 芝麻葉料理 首選。
食譜:
- 披薩餅皮 1張 (約9-12吋,買現成的或自己桿都可以,我偷懶都買現成薄餅皮)
- 番茄披薩醬 或 簡單的橄欖油蒜末醬 適量
- 馬茲瑞拉起司絲 (Mozzarella) 適量 (鋪滿表面)
- 帕瑪森起司屑 少許
- 帕瑪火腿 (Prosciutto di Parma) 4-6片 (撕成隨意大小)
- 新鮮芝麻葉 一大把 (洗淨甩乾)
- 巴薩米可醋膏 (或一般巴薩米可醋濃縮一下) 少量 (可省略,但加了超加分)
- 選配: 新鮮無花果 (切片) 或 蜂蜜 少許
做法:
- 預熱烤箱: 依披薩餅皮說明預熱烤箱,通常需要最高溫 (攝氏220-250度)。如果有石板或鑄鐵板更好,一起預熱。
- 抹醬撒起司: 在餅皮上均勻塗抹一層番茄醬或橄欖油蒜末醬(別貪心塗太厚,會濕)。撒上滿滿的馬茲瑞拉起司絲。
- 烘烤: 將披薩放入預熱好的烤箱(如果有石板,小心燙!直接放上去),烤到餅皮邊緣金黃酥脆,起司融化呈現美麗的焦斑 (大約8-15分鐘,看烤箱威力)。
- 出爐加料: 披薩一出爐,立刻!馬上!趁熱將撕好的帕瑪火腿片鋪上去(火腿遇熱會釋放油脂變得更柔軟)。接著鋪上「大量」洗淨甩乾的芝麻葉。熱氣會讓芝麻葉微微軟化但依然保有脆度,香氣釋放!
- 點綴調味: 淋上幾滴巴薩米可醋膏(或濃縮的巴薩米可醋)。如果喜歡鹹甜風味,可以再淋上一點點蜂蜜或鋪上幾片新鮮無花果。最後撒上一些帕瑪森起司屑和現磨黑胡椒。完成!熱披薩、冷火腿、鮮芝麻葉、甜醋膏/蜂蜜,一口咬下,所有味道在嘴裡開趴踢!這道芝麻葉料理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,超級邪惡!
驚喜酥脆「芝麻葉天婦羅佐抹茶鹽」

這招是跟一位日料師傅學的,超級驚艷!沒想到芝麻葉拿來炸天婦羅這麼好吃!高溫瞬間鎖住香氣,葉片變得超酥脆,像吃海苔一樣,但那股芝麻葉特有的風味不但沒消失,反而更集中,搭配清爽的抹茶鹽,解膩又提鮮。當下酒菜或是配飯都超讚,保證讓你對 芝麻葉料理 的想像力大開!外頭餐廳很少見,在家做不難。
食譜:
- 新鮮芝麻葉 一大把 (挑選完整大片葉子,洗淨「徹底甩乾」!)
- 天婦羅麵糊: 冰水 約150ml (冰的很重要!)、低筋麵粉 約100g、蛋黃 1個 (可省略,但加了更酥)、鹽 少許
- 炸油: 耐高溫的植物油 (如芥花油、葡萄籽油) 足夠深度
- 沾粉: 低筋麵粉 少量 (薄薄一層用)
- 抹茶鹽: 抹茶粉 1小匙、海鹽 1大匙 (混合均勻)
做法:
- 準備芝麻葉: 芝麻葉洗淨後,務必用沙拉脫水器甩到「極乾」(或用廚房紙巾仔細按壓吸水)。葉片上有水分會炸油爆,也裹不上粉。這步驟是安全與酥脆的關鍵!
- 預熱炸油: 鍋中倒入足夠的油,深度至少要能淹過芝麻葉。中小火加熱至約攝氏170-180度(丟一小塊麵糊進去,會立刻浮起並周圍冒小泡泡即可)。
- 調製麵糊 (關鍵!): 在一個大碗裡放入「冰水」和「蛋黃」(如果用),稍微打散。將低筋麵粉「過篩」進去。用筷子或打蛋器,「輕輕地、快速」地以劃Z字型的方式拌勻。絕對不要過度攪拌! 麵糊要呈現有點流動性,還能看到一些麵粉小顆粒的狀態最好(這叫「留粉」,是酥脆的秘訣)。拌好立刻用。
- 沾粉、裹糊: 取一片甩乾的芝麻葉,先輕輕薄薄地沾一層「乾」的低筋麵粉(幫助麵糊附著)。抖掉多餘乾粉。接著放入冰麵糊中,輕輕地用筷子幫助麵糊均勻沾附薄薄一層。麵糊千萬不能裹太厚,薄薄一層能透點葉子綠色最好!
- 下鍋油炸: 拿著葉柄(或用筷子夾著),將裹好糊的芝麻葉垂直放入油鍋中(這樣葉片才會散開定型好看)。一次不要放太多片,以免油溫降太多。炸約15-20秒,看到麵糊定型、邊緣微黃即可快速夾起。 炸久了會焦苦,顏色變金黃就差不多了!
- 瀝油: 放在廚房紙巾或瀝油架上吸除多餘油份。
- 享用: 趁熱馬上吃!撒上一點點調好的抹茶鹽(鹹度自己調整)。酥脆到不行,咬下去「喀滋」聲超大,芝麻葉的香氣在口中擴散,抹茶鹽帶來一絲清新,超搭!小心燙口!這個芝麻葉料理做法真的需要一點點技巧和耐心,但成功的話成就感爆棚!
芝麻葉的小秘密:營養滿分,但這些要注意!
前面說過芝麻葉營養超好,但這邊再強調一下,順便提醒一些搭配和禁忌:
營養亮點 (每100g生芝麻葉大約):
- 維生素K: 超高!對凝血和骨骼健康超重要。但正在吃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的人要特別注意攝取量,務必諮詢醫生!
- 維生素A: 豐富的β-胡蘿蔔素,顧眼睛、皮膚和免疫力。
- 維生素C: 抗氧化,增強免疫。
- 鈣質: 含量比菠菜還高,補鈣好選擇。
- 葉酸: 孕婦尤其需要。
- 抗氧化物質: 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。
搭配好朋友:
- 酸甜果香: 無花果、水蜜桃、草莓、柑橘類、蘋果、巴薩米可醋、蜂蜜。中和微苦,提升層次
- 鹹鮮風味: 帕瑪火腿、煙燻鮭魚、鯷魚、鹹度高的起司 (帕瑪森、菲達)。創造鹹香對比
- 堅果種子: 松子、核桃、杏仁片、南瓜子。增加油脂香氣和口感
- 蛋奶類: 水波蛋、炒蛋、瑞可塔起司、莫札瑞拉起司。增添柔順感
- 根莖類: 甜菜根、烤馬鈴薯。提供甜味基底
- 油脂: 特級初榨橄欖油、堅果油。帶出脂溶性營養並潤滑口感
NG組合 (個人覺得比較不搭):
- 味道太清淡的食材(如單純的白肉魚、豆腐),容易被芝麻葉搶味。
- 太甜膩的醬汁(如美乃滋、千島醬),味道會打架。
- 煮太久!芝麻葉遇熱很快軟爛,風味也跑掉,熱食通常建議最後加入稍拌或燙一下就好。做青醬是靠機器打碎,例外
芝麻葉料理 Q&A:一次解答你的疑惑!
玩 芝麻葉料理 這麼久,也常被朋友問一些問題,這邊整理三個最常被問到的:
請問芝麻葉吃起來苦苦的是正常的嗎?還是我買到不新鮮的?
答: 芝麻葉天然的風味就帶有「微苦」和「辛辣感」,這是正常的!而且品種不同、採收時間(越老越苦)、季節都會影響苦味強度。通常義大利品種(葉緣裂得厲害那種)味道最濃最苦。新鮮的芝麻葉,苦味會伴隨著一股濃郁的芝麻/堅果香氣,是討喜的苦。如果吃起來只有單純的強烈苦澀,沒有香氣,甚至葉子軟爛發黃出水,那才是不新鮮了。怕苦的話可以先從本地圓葉品種開始嘗試,或者搭配我上面提到的「甜味」食材(蜂蜜、水果、巴薩米可醋)來平衡。做溫沙拉或熱炒,苦味也會溫和許多。
自己種芝麻葉難嗎?想隨時有新鮮的可以吃!
答: 超推薦自己種!芝麻葉其實是很好入門的居家盆栽蔬菜。它生長快速(播種到採收約3-5週),病蟲害相對少(蟲不太愛它那股辛辣味),而且可以「摘葉採收」,採外圍大葉子吃,中心還會繼續長新葉,持續收穫很久。買種子(品種要注意,選適合盆栽的),用一般培養土,盆底要有洞排水,放在陽光充足(至少半日照)的陽台或窗邊,保持土壤「微濕」但不積水。太熱時(台灣夏天)它可能會開花結籽,這時葉子會變小變苦,可以採收種子或直接拔掉重新種。自己種的新鮮度無敵,隨時可以做 芝麻葉料理 !我自己種在陽台,採收時那股新鮮香氣,真的不是市場買的冷藏品能比的!
除了你上面教的,還有什麼創意吃法可以推薦嗎?
答: 當然有!
- 打進果汁/果昔: 加一小把芝麻葉(建議用風味淡的娃娃葉或圓葉),搭配鳳梨、蘋果、香蕉、檸檬汁和一點生薑,打成綠拿鐵。增加營養和風味層次,但別加太多,會搶味。
- 夾三明治/漢堡: 取代一般生菜做三明治或漢堡夾餡。搭配煙燻火雞肉、酪梨、番茄和蛋,超級提味!那股辛香非常解膩。
- 和肉類一起捲: 烤牛排或豬排起鍋前一分鐘,放上幾片芝麻葉一起回溫,讓葉子吸收肉汁。或者把芝麻葉和烤過的甜椒、起司一起捲進牛肉捲或雞肉捲裡焗烤。
- 做鹹派/烘蛋: 在鹹派內餡或烘蛋液倒入模具後,鋪上一層芝麻葉再進烤箱。熱力會讓它軟化融入蛋奶香中。
- 簡單快炒: 像炒菠菜一樣,蒜末爆香,快炒芝麻葉(圓葉種比較適合),加點鹽和胡椒,淋點蠔油或醬油膏也不錯(變台味),快速起鍋。非常下飯!重點就是「快」,保持一點點脆度